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重大項目“院士行”走進重慶城投科學城隧道
發布時間:2023-04-03 09:40:36 點擊量:0
3月29日,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的重大項目《重慶市長大隧道建設和運營安全保障戰略研究》專家團隊走進重慶城投科學城隧道,開展“院士行”考察活動。此次“院士行”的專家成員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鄭穎人院士、石家莊鐵道大學杜彥良院士、重慶大學常務副校長劉漢龍及同濟大學黃宏偉等4位教授。市城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華基,建設管理部部長李錚,城投建設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妮,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軍陪同參加。
科學城隧道項目西起西山立交,往東穿越中梁山山脈,止于內環紅槽房立交,全長6.8公里,計劃工期54個月。其中,科學城隧道長4.1公里,設計為分離式雙洞隧道,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項目建成后將串聯璧山、西永以及沙坪壩等區域,為既有大學城隧道分流,還能緩解西永組團內部路網的過境交通壓力,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西部(重慶)科學城發展。
“院士行”專家團隊專程從外地前來,為科學城隧道建設“把脈問診”,到達科學城隧道項目一標段現場后,實地考察了隧道施工現場、觀摩隧道掌子面施工,隨后進行座談交流。交流會上,城投建設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妮對院士專家團隊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城投集團相關科研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果,隨后科學城隧道施工單位中建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科學城隧道項目概況、施工工藝及技術創新;重慶大學團隊詳細匯報了《重慶市長大隧道建設和運營安全保障戰略研究》項目研究背景、目的及初步成果。
會上,院士專家團隊對研究課題進行指導,針對以科學城隧道為代表的重慶長大隧道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等特點,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穎人認為,我們的科學技術不落后國外,項目建設,一定要注重創新,重慶科學城隧道建設應注重地質勘探和安全問題,為動態設計和信息化施工提供技術保障;還要在設計中注重人文景觀的塑造,讓隧道工程和其他工程一樣,成為城市的風景線;并指出在今后的隧道建設發展中,要持續推進重慶隧道數字化檔案建設,加強對隧道建設施工安全、生態環保等方面的管理,助力我國交通建設由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
開展長大隧道建設和運營安全保障戰略研究,實現高標準、高質量隧道建設和安全運營是當下社會熱點和焦點,也是隧道工程安全與減災戰略的重大課題,“院士行”活動對科學城隧道項目的指導,對城投建設公司做好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具有重要指導、借鑒意義。接下來,城投建設公司將把數字化、BIM、智能建造等理論應用于現場實踐,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妥善解決施工技術難題,保障工程進度、質量,為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建設貢獻國企力量。
( 文/城投建設公司劉歡 集團建管部 孟思夢 圖/楊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