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灣—賀龍廣場—文化宮片區保護提升工程完工投用,14家主流媒體對項目進行宣傳報道
發布時間:2023-01-12 16:33:27 點擊量:0
12月30日,城投集團城市更新公司以代理業主身份組織建設的市級重點民生項目大田灣體育場—賀龍廣場—文化宮片區保護提升工程,經過兩年多匠心修繕后正式對外開放。人民日報、重慶日報等14家主流媒體先后對該項目進行宣傳報道,更新公司執行董事王安金同志接受重慶電視臺等媒體記者的現場采訪;部分運動愛好者及附近居民也紛紛來到新場地運動打卡,嶄新的跑道、完善的設施,贏得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
大田灣體育場—賀龍廣場—文化宮片區保護提升工程是重慶城市更新提升重點項目,也是城投城市更新公司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度參與重慶城市更新提升行動的具體實踐。該項目包括大田灣體育場保護與利用工程、賀龍廣場(大田灣片區市政工程)、文化宮文化風貌保護提升工程三大部分。
大田灣體育場保護與利用工程是市城投集團自成立以來實施的第一個文物保護類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于2020年8月7日開工建設。該項目業主單位為重慶市全民建身中心,代理業主為市城投集團更新公司,監理單位為重慶建科院,EPC聯合體為重大設計院、中建八局等單位積極參與,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保護修繕大田灣體育場文物建筑、建設部分配套用房、打造“全民健身中心”、整治提升中軸文化風貌、建設生態體育公園、利用體育場內地下空間配建必要地下車庫(新增停車位780個)、優化周邊交通組織實現人車分離,文物修繕加固面積約8000平方米,含足球場、田徑場、2.32萬個看臺座椅;新增籃球場5個、乒乓球臺8個、網球場2個、氣排球場1個、門球場2個。項目團隊在高溫、疫情沖擊下,全力克服建設門類廣、施工環境雜、方案調整大、管理單位多等多重困難,高標準推動承載市民記憶的大田灣體育場舊貌換新顏,高品質打造的“全民健身中心”,不僅為市民打造了多元化高品質的健身場所,還對加強我市歷史文物保護宣傳、促進文化體育事業融合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賀龍廣場(大田灣片區市政工程)是大田灣-文化宮-大禮堂片區整治提升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打通城市中軸文化通廊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2021年8月19日開工建設,該項目業主單位為市城投集團,施工單位為重慶建工,監理單位為重慶市政監理,設計單位為上海城建院,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勞動新路南支線310米,勞動新路東行線255米,勞動新路輔路75米,改造體育路1000米;新建車行地通道,實現地面廣場文化通廊人車分離;在賀龍廣場至文化宮中門區間新建1座長125米,寬18米(該寬度在國內同類型人行天橋中較為罕見)的人行天橋,串聯大田灣體育場與文化宮;整治提升中軸(賀龍廣場)文化通廊(面積約35000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兩路口區域長期以來的交通堵塞狀況,串聯起沿線的歷史文化建筑群,對優化基礎設施、改善周邊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團隊克服中心城區人口密、交通組織難度大、管網遷改類型多、輿情輿論風險高等制約因素,實現安全質量“雙優”,工期投資“雙減”。
文化宮文化風貌保護提升工程主要是進一步突出該區域的公益性和服務性。2020年10月26日開工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完善人行出入口,增強文化宮開敞性;保護修繕文化宮大門、中統樓、紅星亭展覽館等文物和歷史建筑,整治其他建筑風貌,提升建筑內部設施品質;增建地下車庫及聯通道,新增車位720個,為緩解兩路口周邊停車難問題,新建地下停車庫將對外開放,滿足市民停車需求。
為營造整體步行空間及提升文化中軸品質,人行天橋還配套修建兩座扶梯和三個升降電梯,方便市民出行,同時統一采用具有沉穩、古樸、莊重的灰色系的芝麻黑、灰花崗石和灰色系洗米石,與大田灣片區、文化宮片區整體協調。中軸文化通廊在保留現有黃葛樹等樹木的基礎上,統籌布置新栽櫸樹,并設置了休憩設施。
大田灣體育場—賀龍廣場—文化宮片區保護提升工程作為重要民生工程,將成為重慶市級全民健身綜合體、體育產業創新區、體育文創領頭羊、都市旅游打卡地及市民高品質生活展示地,進一步延續城市文脈、優化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色、改善城市環境,讓歷史建筑煥發出新的風采,彰顯文化風貌片區的獨特魅力。
(城投城市更新公司 張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