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百年黨史 省理信德行
發布時間:2021-12-27 09:25:53 點擊量:0
悠悠歲月,不覺其疾。轉眼之間,中國共產黨已邁過百年華誕。百年歲月崢嶸,百年光輝歷程,在黨的堅強領導之下,積貧積弱的祖國已走向繁榮富強,飽經屈辱的中華民族已屹立世界東方。作為一名剛剛被組織發展的預備黨員,我積極參加黨支部組織的黨史學習活動,學黨史、悟黨史、省自身,我深受教育、深受啟發。
明為民服務之理。黨史學習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半條被子”的故事。長征時期,三名女紅軍戰士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條棉被剪下一半留給老人。“什么是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共產黨人不變的初心。我們路橋管養行業,是重要的民生行業,更要依靠群眾、為了群眾、服務群眾,公司成立應急搶險部,也是踐行更好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在過去,我們巡查中發現設施安全隱患,主要是通過對外委托施工隊伍進行處置,外單位施工,做的是“別人的事”,難免盡心盡力不到位。近年來,在公司黨委的領導下,我們認真踐行“馬路辦公”,保持嚴謹認真的態度檢查每一處路橋設施,處理每一個安全風險隱患,認真“做自己的事”,讓人民群眾平安順暢出行得到了更大的保障。真正實現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滿意指數”。
增改革創新之信。縱觀百年奮斗史,中國共產黨不僅有強大的真理力量,更有不斷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決心和勇氣。每當我們黨面臨生存發展困難時,總會創造性地提出改革舉措,化險為夷,浴火重生。從游擊戰到科技戰,從土地革命到改革開放,從“兩山理論”到鄉村振興。勇于自我革新、勇于刀刃向內,這是我們黨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的法寶。這使我相信,只要看到問題,勇于革新、善于革新,不管多大困難都能解決。
盡管我們應急部中藏龍臥虎,許多師傅在重慶電工界都是極有名氣的,但在當前背景下,面對路橋管養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仍存在著很大的壓力和危機。在這個時刻,我們更要真正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通過改革創新強化能力鍛煉,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適應時代需求和事業發展要求。我們應急部定會保持定力,重實情、辦實事、求實效,不圖虛名、不務虛功,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真正在問題解決中實踐創新和專業訓練,全面增強設施維護本領。
崇團結奉獻之德。在黨史學習動員部署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這個概念,明確提出了百年非凡歷程中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我看到了這些精神背后的一個個具體的人和一件件具體的事,他們都有著共同的高尚品德——團結和奉獻。團結和奉獻是我們黨能成為百年大黨,創造世紀偉業的關鍵所在,也是幫助我們當代青年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明辨是非善惡,杜絕不良誘惑的法寶。
俯身為路弓背為橋,是團結奉獻在路橋管養行業中的具體體現。在我們應急部,也有著這樣一群無私奉獻的榜樣,他們每天穿梭于各個城市橋梁之間,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素養,保障大橋的安全運營。他們不畏艱辛,克服種種困難,只為給市民安全暢通出行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無論是在烈日下或是在深夜里,只要有工作任務,他們嚴格執行,從不叫苦叫累,這樣的案例在應急部俯拾皆是。我想,只要后來的路橋人都能向他們這樣團結互助,他們這樣無私奉獻,以辛勤勞動為榮,以懶惰摸魚為恥,我們的路橋管養事業一定會蒸蒸日上。
行沖鋒擔當之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在歷史的轉折點上,一群平均年齡28歲的中國青年點燃革命火種,中國共產黨在動蕩時局中誕生。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多少次在戰爭出現膠著時,是因為有共產黨員組成的突擊隊沖鋒在前,撕開了敵人的一道口子,才最終讓勝利的天平倒向我們。現在,我們有了和平安定的環境,物質充裕的生活,更應該憶苦思甜,居安思危,用實干和奮斗創造屬于自己的幸福。
從大學畢業到公司機關工作再到應急搶險部工作,我在優秀領導和同事的帶領下,學習了實務經驗和知識技能,明白了唯有踏實肯干、謙虛好學、善于總結,才能繪就美麗的人生畫卷。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在今年,在公司黨組織的信任和培育下,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當前,我們已經邁入了路橋管養事業發展的新階段,我將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傳承紅色基因,積蓄奮斗力量,守好路橋人的初心,自覺踐行“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用行動切實擔負起屬于我的歷史使命。
(路橋公司 黃谷 )